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乙巳年正月初十
 
当前位置: 首页>>领导要论>>正文
 
社会矛盾凸显期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2012-11-02 15:51 略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马世明 

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党的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党的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这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苏联和东欧国家,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一时间纷纷垮台,丢掉政权,丧失了执政地位。这其中固然有西方反共势力的渗透和颠覆,但根本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铁的事实证明,执政的共产党如果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就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

一、正确认识社会矛盾凸显期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关系

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更好地促进党的思想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更好地促进党的组织建设;有利于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各项制度,增强党内制度法规的权威性、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党的制度建设,对党的建设全局尤为重要。

1、从党和国家利益全局的高度看,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都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其核心都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与老百姓常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同样的道理。腐败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会让党失去民心。一个党、一个党组织内的党员干部作风若不好,同样也会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会让党失去民心。作风是一个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人民群众是从党的干部的作风上认识我们党的,他们希望党员干部,能始终保持战争年代所形成的那种优良作风,那种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说好的作风是党之所需,民之所盼。我们的事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两者都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肌体健康,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到不脱离群众,我们党,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就要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党的作风建设是拒腐防变的根本防线。作风问题虽然不属于违法违纪问题,也不属于政治原则问题。通常只是指工作上的拖拉、懒散,生活上的不检点等方面,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事实上作风问题与腐败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追溯腐败分子堕落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小节不检点开始的。从接受几条烟,几瓶酒,到接受成千上万的现金,以致最后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细节见证作风,细节反映品质,细节透视人格。大节源于小节,小节不可小视。一个人一旦在作风上放松了要求,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作风问题同腐败问题一样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因此,党员干部必须重视作风建设,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自我约束,这样才能牢牢守住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我们党抓住了党的作风建设,也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3、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作风建设是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在内的,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其本质特征和内在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党员干部的作风与其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密切相关。如果把腐败案件比作重症的话,那么风气问题就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亚健康”长期得不到改善,任其发展下去,最终会发展成为腐败重症。腐败案件是不正之风的极端表现形式,它与不正之风是一对孪生兄弟,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不坚决反对腐败,党的作风建设就难以深入下去。所以说,党内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是腐败分子违法犯罪的温床。不正之风催生了腐败行为,使一些干部在不良风气的熏染下逐渐丧失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免疫力,继而堕落为腐败分子;而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又带坏了一些干部,污染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因此,讲党的作风建设,不能不讲反腐败。我们党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经得住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拒腐防变的考验、才能有力地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4、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任务繁重、利益诉求多元、矛盾问题复杂的矛盾凸显期。CPI高位徘徊、食品安全备受质疑、医疗事故时常发生、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道德底线不断突破,“非房不嫁”、“撞伤不如撞死”、“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等观点日益成为既成事实。尤其是当前,小官巨贪、公款买官、局长日记等花样翻新,腐败群体化、高官化、巨额化、期权化、潜规则化等势头强劲。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党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还必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纵观世界政党史,能不能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能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廉政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庄严宣布党的一切活动和工作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决定了保持自身清正廉洁和坚决反对腐败的必然性。

二、科学把握社会矛盾凸显期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突出问题。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受社会上浮华奢靡风气的侵蚀和影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主要表现有:  

1、谋取私利投机化。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要改革开放,就必须对旧的体制进行改革,而新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开始并不一定很完善,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漏洞”或失误。一些党员干部利用了这些“漏洞”和“真空”,大肆侵占国家的财产,严重的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2、人生价值功利化。有的领导干部由于受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发生了变化,个别领导干部把权力和地位视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资本,有的人热衷于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为自己升官晋级奠基铺路。有的人甚至人生追求严重畸变,办事讲钱,工作为权,从而败坏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3、生活方式享乐化。有的领导干部受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滋长了享乐主义思想,腐化堕落,吃、喝、玩、乐,有的经不起金钱、女色诱惑,在推杯换盏中醉生梦死,堕落成腐败分子,既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又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4、人际关系庸俗化。结交朋友是人之常情,但有的党员干部却没能摆正私情和公理的位置,处理好个人交往与坚持原则的关系。在原则和人情之间,放弃了原则。更有甚者,有些人利用职权,精心编织官场的关系网,构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生活圈,互相利用,各取所需,严重地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败坏了党的形象。

三、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凸显期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有力维护,我们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社会矛盾凸显期的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更应与时俱进、多措并举、全面推进。

1、加强教育和管理,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俗话说思想指导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只有思想端正了,作风才能端正。所以,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根本目的在于端正其思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使教育培训科学化、常态化,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其次,要对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再次,要教育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慎独”就是要谨防自我放纵;要“慎友”就是要谨防被朋友拉下水;要“慎亲”就是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及亲属;要“慎微”也就要慎小事、拘小节。还要“慎始”。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代官员乘轿进城遇雨,看到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只挑干净的路面走,“择地而行”,后来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由此便“不复顾惜”了。他把这件事讲给另一个官员听,另一个官员很受震动,表示“终身不敢忘”。这个故事说明,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我们有些党员干部也是这样,他们起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能够做到清正廉洁,偶然一不小心踩进“泥坑”,就从此放弃了自己的操守,破罐子破摔了。因此,面对金钱、面对诱惑,一定要控制住人生的第一次,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等到东窗事发,那就悔之晚矣。在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对其加强管理,不仅要管好党员干部8小时之内的工作圈,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圈、社交圈,增强其拒腐防变、抵御不正之风的能力。

2、加强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监督中运行。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由各部门以处、科、室为单位,围绕岗位职权以及每项行政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确定廉政风险点。在此基础上,一个风险点制定和完善一项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第二,面向社会公开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各部门行政职权目录、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廉政风险防范相关制度等,都要向社会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第三,构建社会化的监督格局。就是在加强专门机关反腐防腐的同时,又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反腐防腐。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在认真履行和发挥自身监督职能作用的同时,应注重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建立监督事项联动、信息互通、资源互用的机制。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村民大会等的作用,扩大人民群众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程度。要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为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提供便捷的通道。要重视各民主党派代表不同利益群体、有较高参政议政能力的优势,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民主党派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要发挥好新闻舆论的廉政监督作用,使新闻媒体真正成为“政府镜鉴、人民喉舌”。

3、加强能力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纪检监察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纪检监察干部在政治思想上必须对自己有更高更严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一是要提高对党员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依法执纪、依法办案的能力。二是要及时掌握和研究腐败滋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效果。三是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作风整顿,坚持把治理庸、懒、散、贪等问题作为突破口,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四是要不断创新廉政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努力使纪检监察工作真正做到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来推进,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4、坚决查处腐败案件,严厉打击腐败分子。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查处腐败案件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行动。因此,要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对腐败分子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只有严厉查处腐败案件,才能狠狠打击腐败分子的气焰,才能鼓舞人民群众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信心,也才能最清楚地表明我们党绝不容忍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的态度。这几年,人民群众之所以认同党在反腐败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在于我们党保持了反腐败的强劲势头,认真查处了成克杰、胡长清、李纪周等这样一些隐藏很深的腐败分子。反腐败斗争的每一个胜利,都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最好的教育;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反腐败的信心,有利于振奋党心民心,弘扬正气,鼓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可以肯定地说,反腐败是对广大党员和群众参与党的作风建设的最好教育和动员。

关闭窗口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