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县委组织部:“四连环”扣牢作风建设“新常态”
2017-09-19 17:25 李世军、郑挺、刘正 

“不把作风纪律抓紧抓实,组织部这块金字招牌就‘毁’了,各项工作就不可能争先晋位”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敏的讲话掷地有声。

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把深化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的有力抓手,从创新方法学、下足功夫改、严肃认真管、过严过细考等方面锻造纪律严明、风清气正的作风建设“新常态”。

创新学,把规矩挺在工作前面

邀请县纪委同志讲解、辅导学,结合县情实际深入浅出地学习《准则》《条例》等规章制度,使规矩意识深入人心。加入微信QQ学,党员干部积极加入“汉中清风”“天汉先锋”“略阳党建”等微信QQ群,及时学习党风廉政、作风建设新要求、新规定、新精神,结合实际加以落实。结合反面教材警示学,收集违反党风廉政、作风建设典型案例,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讨论;统一收看《警戒》《清风》《巡视利剑》等警示片,让党员干部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个人名誉账。坚持以考促学,严格按照“激情、干净、超越”作风建设要求,每季度组织一次测试,成绩在会议上通报,督促党员干部“走心”学习。

今年以来,先后邀请县纪委、党校等5名同志到组织部讲课,利用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6次观看警示片,签订27份军令状及作风建设责任书。“时时学,处处记,工作时用在前面,已成为作风建设‘学’的新常态。”组织部副部长任帅深有感触地说。

扎实改,把制度短板补齐筑牢

建立作风建设问题整改台账,对中省市县各级领导督查检查中“点”的问题,工作过程中“出”的问题,党员干部“提”的问题,一一梳理汇总,录入台账,做到责任、措施等“六明确”,实时进行“动态”管理,该进的进该出的出,形成了作风建设 “改”的新常态。针对部机关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先后制定修改了13部规章制度,补齐制度短板;针对党风廉政手册填写不全问题,及时参加培训,进一步加强学习,做到纪实手册填写规范,内容详实;针对党风廉政风险点未具体到人问题,扎实开展了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控管理工作,将风险防控点具体到人、到岗位,制作了党员干部风险防控点一览表和风险等级牌,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知风险、明措施、重防范。 

严格管,把四种执纪形态用足

充分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采取“动员千次不如问责一次”的措施,敢于刀刃向内,使从严治党从严治部成为新常态。今年以来,部机关召开作风点评、整顿会4次,因工作失误、延误、错误批评教育5人,做书面检讨1人;启用“双向抽查”制度,对党员干部精准帮扶情况进行抽查,首批抽查通报3人;强化镇(办)党员干部管理,对脱贫攻坚中慵懒涣散、不敢担当、能力素质差班子成员进行约谈或进行问责,情节严重的果断组织处理;强化驻村干部管理,成立4个督导检查组,采取定时查、暗访查、交叉查等形式,对全县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履职情况进行了4轮督查,印发通报2期,召回“第一书记”2人,调整14人,对40名驻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了通报,力促驻村队伍转作风,静下心沉下气真帮实干。

过细考,把重点工作做实做亮

坚持党风廉政、作风建设与党建组织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尤其对党风廉政、作风建设严考细考,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秉承“抓好作风促工作,做好工作带作风”的思路,集中火力聚焦“脱贫攻坚、基层党建、干部管理”等重点工作,勇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围绕脱贫抓党建,基层党建活力、规范程度、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围绕脱贫抓干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措施,为脱贫攻坚主战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围绕重点工作抓考核,主动深入各部门,提前加强对接联系,实行“三色”单通报制度,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激发党员干部转作风,重实干,把追赶超越、“五新”战略等工作做实做亮,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作风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关闭窗口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