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
2018-01-11 14:42 马武阳 

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在如何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提出了许多新措施新办法,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原则,体现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治理腐败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我们做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陆续修订和制定颁布施行党内法规制度21部,其中准则2部,条例11部,规则2部,规定4部,办法1部,细则1部,至十九大党内法规制度达87部,其中涉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内法规制度45部;十九大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及实现巡视全覆盖3条新要求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我党以历史责任感、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的决心和毅力。随着党内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党已基本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逐步归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受到更加重视。落实“两个责任”成为各级党委和同级纪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取得有力成效的关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各级党委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一些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严格执行党章,漠视政治纪律、无视组织原则。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发生的种种问题,与管党治党宽松软有密切关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使监督的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抓手,落实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作为乡镇党政机关一定要结合实际,充分认识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坚决克服反腐败是高层的事,与乡镇关系不大的错误认识,搞好任务分解,把反腐责任落实到所辖站所和全体干部职工,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队伍带好班子,确保不出问题。

一是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突出抓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明确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抓班子带队伍的责任,努力遏制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问题,强化内部监督,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领导要率先垂范,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领导要做到不贪、不馋、不庸、不俗、不骄、不躁。

二是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重点解决以权谋私问题,强化党务、政务公开力度,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重点监督检查领导班子和领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情况,特别是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情况,加强对易发生腐败问题重点岗位的管理监督,如项目招投标、救济、优抚、代赈、扶贫、办公经费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清除滋生腐败的环境条件。

三是坚持教育、制度、监督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要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发挥效能,营造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环境,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传导压力,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

四是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建设廉洁高效党政机关,真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根本在领导,关键在落实,领导要做表率,要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起抓,充分发挥纪委监督作用,合力推进、分项落实、统筹运转,同级纪委不能形同虚设,成为不正之风的保护伞,领导班子要狠抓责任分解,考核和追责三个环节,不能把群众举报投诉的违纪违规问题怀疑是纪委从中作梗,发挥好同级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以建设廉洁高效的党政机关为出发点,以优化为民服务为着力点,努力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建立乡镇领导班子廉洁自律的长效机制,构建有乡镇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责任体系。

关闭窗口
 热点文章